科学研究获奖、成果
序 | 成果名称 | 院内主要参加人员 | 授奖部门及等级 | 年度 |
1 | 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| 吕志涛(1)、孟少平(6)、贺志启(10)、王景全(12)、刘钊(13)、郭正兴(14)、冯健(15) |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| 2014 |
2 | 高稳定高耗散减振材料制备关键技术与装置开发及工程应用” | 徐赵东(1)、韩玉林(3) |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| 2014 |
3 | 长大跨桥梁结构状态评估关键技术与应用 | 李爱群(1)、郭彤(2)、李兆霞(4)、王浩(6)、王莹(10) |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| 2013 |
4 | 土木工程用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关键技术 | 张继文(2)、吕志涛(5) |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| 2013 |
5 |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(FRP)的高性能化及增强结构关键技术与应用 | 吴 智深(1)、吴刚(2)、潘金龙(6)、曹双寅(8)、杨才千(10) |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| 2012 |
6 | 千米级斜拉桥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| 龚维明(14) |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| 2010 |
7 | 大跨空间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| 郭正兴(1)、罗斌(3) |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| 2010 |
8 | 建筑结构减振防灾关键技术与应用 | 李爱群(2)、程文瀼(6)、张志强(9)、 |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| 2008 |
9 | 现代化体育场施工技术的研究 | 李维滨(5) |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| 2006 |
10 | 新型空间结构的强度、稳定性和动力性能的研 | 赵惠麟(4) |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| 1996 |
11 | 高性能长寿命光纤传感技术及其结构健康监测理论和系统创新 | 吴 智深、万春风、朱晓文、夏叶飞、杨书仁、张浩、张建、李素贞、孙安、张宇峰、杨才千 | 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| 2014 |
12 | 土木结构隔减振若干新装置研究及应用 | 徐赵东、尹学军、韩玉林、费树岷、杨建刚、王鲁钧、郭迎庆王建立、张香成、万春风 | 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| 2013 |
13 |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| 王世和、黄娟、鄢璐、丁成、路宏伟、雒维国、钟秋爽、徐进、明劲松 | 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| 2013 |
14 | 长大跨桥梁结构状态评估关键技术与应用 | 郭彤、王浩、张宇峰、王莹、李爱群、欧庆保、李兆霞、朱文白、梁新政、余波 | 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| 2012 |
15 | 大直径嵌岩桩承载机理与设计理论及工程应用 | 龚维明、戴国亮、张喜刚、程晔、龚成中、周栋梁、宋晖、黄坤全、王红伟 | 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| 2012 |
16 | 长纤维高速过滤技术在净(给)水厂应用的生产性试验研究 | 王世和、葛玲、黄娟、黄志华、吴铭铭、乔红杰、周小金 | 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| 2010 |
17 | 桥梁结构疲劳损伤分析理论和评估方法研究 | 李兆霞、 陈鸿天、 高赞明、 郭力、 靳慧 |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| 2008 |
18 | 苏通大桥超大型钻孔桩群桩基础承载性能研究 | 游庆仲 龚维明 袁 洪 吴寿昌 陈志坚 |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| 2008 |
19 | 苏通大桥268米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工程关键技术研究 | 刘 钊、孟少平 | 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| 2008 |
20 | 磁流变及粘弹性阻尼减震技术的研究 | 徐赵东、 李爱群、 郭迎庆、 程文瀼、 沙凌锋、 史春芳、 卢立恒 | 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| 2007 |
21 | 建筑物整体迁移 | 李爱群、 吴二军、 郭彤、 卫龙武、 路宏伟、 金孝权、 黄镇 | 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| 2007 |
22 | 新型住宅结构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| 吕志涛、冯健 | 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、 | 2005 |
23 | 土木工程结构减震防灾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| 李爱群、程文瀼、徐赵东、张志强 | 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| 2004 |
24 | 新型梁柱—板柱组合结构(住宅)体系的研究 | 蒋永生、梁书亭、陈忠范 | 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| 2004 |
25 | 富营养化湖泊中藻毒素的降解技术与机理 | 吕锡武、朱光灿、戎文磊、 | 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| 2004 |
26 | 考虑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效应的结构振动控制研究 | 宰金珉 陈国兴 王志华 丁大钧 杨栋 | 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| 2004 |
27 | 巨型框架结构的研究与应用 | 吕志涛、舒赣平 | 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| 2003 |
28 | 无收缩预应力混凝土高性能灌浆材料的研制与应用技术 | 刘家彬、郭正兴、孟少平 |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| 2003 |
29 | 房屋整体移位关键技术及其在江南大酒店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| 徐学军、卫龙武、李爱群、沈明、吴二军、陈文海、黄俊 | 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| 2002 |
30 | 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大型钢结构综合技术研究 | 于国家、刘建平、刘文、于晓光、武雷 |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| 2002 |
31 | 碳纤维材料用于结构加固的技术研究与应用 | 吕志涛、张继文、郭正兴、吴刚、朱虹、安琳、郑先元 | 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| 2001 |
32 | 高层型钢混凝土底部大开间及转换层结构性能研究 | 梁书亭、蒋永生、傅传国、燕国强、戴国亮 |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| 2001 |
33 |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创新与工程应用 | 薛伟辰、吕志涛、冯大斌、孟少平、刘钊、张德锋、王景全、潘钻峰、吴京、孟履祥、秦卫红、贺志启、胡翔、钟麟强、谭园 |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| 2013 |
34 |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(FRP)的高性能化及增强结构关键技术与应用 | 吴 智深、吴刚、吕志涛、崔毅、曹双寅、朱虹、杨才千、潘金龙、梁坚凝、蒋剑彪、丁汉山、张继文、陈忠范、汪昕、张敏 |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| 2011 |
35 | 大跨结构复杂激励及其响应分析理论与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| 叶继红、李爱群、丁幼亮、冯若强、李庆祥、张志强、刘先明、孙建梅、李亚 |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| 2010 |
36 | 新型组合结构关键技术及其在大跨径工程结构中的应用 | 王景全(2) |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| 2009 |
37 | 土木工程结构的振动控制理论 | 瞿伟廉、李爱群、徐幼麟、李桂青、程文瀼 |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| 2002 |
38 | 结构低频隔减振材料与装置创新研究 | 徐赵东、尹学军、韩玉林、费树岷、杨建刚、王鲁钧 |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一等奖 | 2013 |
39 | 长纤维高速过滤技术研究与应用 | 王世和、周飞、黄娟、葛玲、吴志成、吴铭铭、赵欢、 | 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| 2010 |
40 | 大跨径桥梁混凝土结构股役性能及其提升技术的研究 | 孙 伟、缪昌文、吴寿昌、郭正兴、冯凌云、吴晓明、张云升、刘加平、蒋金洋、秦鸿根、刘建忠、赵 健、张亚梅、洪锦祥、万红燕 | 华夏建设科技奖一等奖 | 2010 |
41 | 人体运动三维动力学建模仿真应用研究 | 钱竞光、李兆霞、叶强、宋雅伟、高衫、苏扬、唐潇、喻欣楠、卞荣 |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技二等奖 | 2010 |
42 | 大跨度椭球形索承单层网壳结构研究与应用 | 冯远、王立维、夏循、郭正兴、石军、冯晓峰、廖理、王安罗、冯中伟、王永泉 | 钢结构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| 2010 |
43 | 预应力钢结构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| 郭正兴 | 中建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| 2009 |
44 | 索支穹顶钢屋盖施工成套技术研究 | 肖绪文、张成林、郭正兴、刘力群、吴聚龙、毕水勇、郭显亮、田启良、叶家邦、陈 静 | 华夏建设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| 2009 |
45 | 广州大学城中心区体育场大跨度钢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| 李恺平、廖旭钊、郭正兴、周 飞、徐郁峰 | 华夏建设科技进步三等奖 | 2009 |
46 | 建筑结构减振防灾关键技术与应用 | 李爱群 |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二等奖 | 2008 |
47 |
| 吴胜东、孙钧、钟建驰、黄卫、吉林、郑明珠、林鸣、韦世国、孙伟、周志芳、冯兆祥、李爱群、夏国星、卓家寿、杨玉冬、徐伟、吴寿昌、缪昌文、程桦、张鸿、程刚、王继献、杨宁、薛光雄、朱文白 | 2006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 | 2006 |
48 | 江苏建筑强省经济技术指标评价体系研究 | 李启明、杜静、郑磊、张星 | 江苏省建设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| 2006 |
49 | 灵宝黄金股份有限公司岩爆防治技术研究 | 童小东 | 中国黄金三等奖 | 2006 |
50 | 高性能CFRP索斜拉桥研究 | 吕志涛、刘桂荣、蒋彪、梅葵花、张继文 | 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| 2006 |
51 | 透水植生光催化功能性路面建筑材料制备技术与原理 | 钱春香、解建光、赵芳 、王修田、傅大放 | 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| 2006 |
52 | 人防指挥工程抗化爆新型结构研究 | 曹双寅 | 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 | 2005 |
53 | 普通地下室应急加固改造措施研究 | 张继文 | 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 | 2005 |
54 | 新型梁柱-板柱组合结构(住宅)体系的研究 | 蒋永生、陈德文、梁书亭、李进、陈忠范 | 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| 2004 |
55 | 南京玄武湖隧道主体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研究 | 郭正兴、王镝、刘家彬、张新、庄翔 | 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| 2004 |
56 | 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方法的研究 | 龚维明、郭正兴、蒋永生、刁爱国、李金根、薛国亚、梁书亭、毛龙泉 | 省市自治区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| 2000 |
57 | HF-D智能超声波检测系统 | 汪凤泉、韩晓林、宦康宁、寿家炎、毛照明 | 省市自治区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| 2000 |
58 | 多频多功能治疗仪 | 刘振田、刘闰南、王 玲、刘延彬、刘又南 | 省市自治区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| 2000 |
59 | 苏州工业园区国际大厦转换层工程研究 | 陈 刚、张 谨、孟少平、李冬生、李维滨 | 省市自治区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| 2000 |
60 | 南京市有害工业固体废弃物调查与处置技术 | 郭晓茆、马锦如、吴晓光、楼霄、楼霄 | 国务院各部委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| 1999 |
61 | 现代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与计算理论及 | 吕志涛、王正霖、王志浩、车惠民、孟少平、钱永久、冯健、叶知满、刘郁馨、李唐宁、赵人达、张继文 | 国家教委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| 1999 |
62 | 具有箱行截面钢管的钢骨混凝土及组合框架 | 侯善民、程文瀼、陈忠范、徐明、朱宁萍 | 国务院各部委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| 1999 |
63 | <<土木工程总论>> | 丁大钧、蒋永生、朱首明 | 国务院各部委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| 1999 |
64 | 高层建筑预应力厚板转换层的研究与应用 | 吕志涛、汪凯、舒赣平、盛小微、郭正兴、韩春源、苍重光、龚心沪、杨尚伟 | 省市自治区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| 1999 |
65 | 具有箱形截面钢管的钢骨混凝土柱及组合框架 | 候善民、程文瀼、陈忠范、徐明、朱宁萍 | 省市自治区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| 1999 |
66 | 123工程配套用高阻尼内耗金属复合材料 | 汪凤泉、韩晓林、吴慧新、陈峰、李微 | 省市自治区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| 1999 |
67 |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问题的研究 | 陶学康、吕志涛、卫纪德、王正霖、余志武、孟少平、白生翔、赵国藩、侯建国、 | 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| 1998 |
68 | 高强混凝土结构变形及设计方法的研究 |
| 省市自治区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| 1998 |
69 | 高层建筑预应力混凝土曲梁转换层结构的研究 | 樊德润、冯健、张涛、周强、秦卫红、姜月林、周容 | 省市自治区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| 1998 |
70 | 工程流体力学(水力学) | 闻德荪、魏亚东、 李兆年、王世和 | 省市自治区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| 1998 |
71 | 超高层建筑预应力成套施研究 | 陈晓云、 郭正兴、 谢小宁、 孟少平、张明华、 | 省市自治区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| 1998 |
72 | 现浇混凝土板简易早拆模板体系的研究和应用 | 郭正兴、马建明、 李维滨、邵萍、 章建军 | 省市自治区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| 1998 |
73 | 声学CAC与声压级频响校准技术 | 韩晓林、汪凤泉、许秀芝、吴慧新、耿维明 | 国家教委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| 1997 |
74 |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问题的研究 | 陶学康、 吕志涛、 卫纪德、 王正霖、余志武、孟少平、白生翔、 赵国藩、侯建国 | 国务院各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| 1997 |
75 | 饮用水微污染净化技术 | 严煦世、许建华、 范瑾初、王宝贞、吕锡武、李田、龚闻礼 | 国务院各部委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| 1997 |
76 | 钢筋砼结构裂缝危险性的评估方法、诊断 标准 | 曹双寅、李延和 陈贵、邱洪兴、忻建 | 省市自治区级科技进步四等奖 | 1997 |
77 | 基础结构动态诊断 | 汪凤泉、吴慧新、韩晓林、高志一 | 省市自治区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| 1997 |
78 | 一种实现框架结构自身控制的新方案 | 傅传国、 蒋永生、 樊德润、 邱洪兴、陈忠范 | 省市自治区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| 1997 |
80 |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计算理论 | 蓝宗建、丁大钧、 庞同和、童启明、温峰 | 国家教委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| 1996 |
81 | 旧房加固加层改造实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| 吕志涛、张继文、卫龙武、封伯生、褚靖宇 | 省市自治区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| 1996 |
(2015年3月更新)